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熱點推薦 > 風頭過后的“地攤經濟”何去何從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李克強總理在答中外記者的話說起,他特別點贊成都的“地攤經濟”。之后,中央文明辦也順勢而為,明確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這也釋放出發展“地攤經濟”的積極信號。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隨著地攤經濟越來越火,眾多的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入場,包括阿里、京東、蘇寧、微信、美團等在內的眾多企業公布了對地攤經濟的扶持政策與措施。
6月3日,五菱汽車股價大漲、騰訊總監擺攤招聘、“全員”計劃擺攤、互聯網人如何轉型地攤,從股市到朋友圈瞬間被地攤占領,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的19只地攤經濟概念股中,迪馬股份、華斯股份、小商品城、海寧皮城等9個上市公司6月3日都處于漲停狀態。
許多人也早已摩拳擦掌,趁著熱度要大干一番,各個與地攤有無關聯的行業都借著“地攤熱”來炒一番熱度,平面設計的教你如何在眾多攤位脫穎而出,賣燈具的告訴你如何便利照明,汽車廠商神車助威,讓你賣貨無憂。
在地攤經濟早已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之時,短時間的政策促進或下一劑猛藥可能并不會取得特別大或理想中的效果。我們可以發現前段時間與地攤經濟有關聯的股票回落了,新聞、熱搜中出現的大趨勢,和真正落地還有距離,從概念、理念到政策、方式,再到具體細則和執行,都需要時間。
中國商務廣告協會數字營銷研究院院長、國家廣告研究院研究員馬旗戟表示,一些城市(甚至是許多城市)經過這幾年的整治和規范,已經基本消滅了這個生態:低端人口驅離,胡同店鋪封掉,集貿市場拆除,臨街道路清理等等,這些不僅將城市微觀活力掃蕩一空,更決定了地攤經濟不會簡單就回來,需要大量更細致、更具體和更充滿服務精神的培育。
害怕自己趕不上風口而焦慮的人,越來越多。
經濟的復蘇,“夜間經濟”的助力,我們需要的不是“煙火氣”,而是具有長遠的規劃、統籌。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發展脈絡、發展階段、發展要求和具體情況,“地攤經濟”是否適合一個城市,要由這個城市的定位做出判斷和選擇,就像要做城市夜景燈光照明,不能千城一面,你做成這樣,我也要做成這樣,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不能盲目跟風。
多年來的城市治理與發展告訴我們,城市精細化治理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就像城市夜景燈光照明一樣,要有整體的城市把脈,挖掘城市基本面、民風、歷史、風俗、文化、經濟、發展等等,在此之上進行城市照明規劃、照明設計。
信達電通作為城市照明全過程咨詢服務商,深耕城市照明咨詢、規劃、設計十數年,我們認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堅持以全過程咨詢服務的模式,誠意正心,專業謙卑,立足第三方咨詢,聯合行業內外優質資源,尊重人文,敬畏自然,為大眾創造美好光環境。
全國服務熱線